`
wq163
  • 浏览: 29892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杭州
最近访客 更多访客>>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再读<中国软件业人才打造模式之辩>

阅读更多

 

今天又无意中看到了这个,关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式问题有些感慨。现在大家似乎太注重实践了,都在为了迎合市场而学习。自己也经常听到一些人问应该学什么技术才能找到工作啊?现在外面都要求会什么呀?


我的想法是在大学里应该打好基础、学好理论,多研究些数学、算法、设计等,不要整天想着学哪门语言和工具,这样太急功近利了,以至于以后会出现后劲不足的情况。这些应用的东西大专中专甚至技校学生都在学,那作为一个本科生如果还是只关注于这个是不是要求太低了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顾名思义就是有科学也有技术,丢了科学只关注于技术那就最多只是熟练工的级别了,谈不上创造和发展,更没有自己核心的东西,整天跟着人家学这学那而已,要想提高一个层次必须在基础功底上有所突破。


呵呵,不说了,再说下去就要说到中国软件教育的大话题中了,我只是一个小人物改变不了任何东西,所以就没必要说了。还是看看下面一些大人物的说法吧


对于周鸿祎最主要的印象就是一个商人,但他对技术的这番言论的确是非常精辟和令人敬佩的,应该是他早年做技术的经历所沉淀下来的看法


 


 周鸿祎(雅虎公司中国区总裁):


第一是目前对软件蓝领的看法非常不认同,大家说像印度学习快速弄一批人进行专业的补习。认为这些人只要会写代码,再有人做软件系统架构,再有人检测bug 就可以了。我个人认为做软件应该还是一门艺术,一个优秀的程序员和一个差的程序员,因为是虚拟的工作,其劳动生产力相差绝对不是十倍二十倍,可能是上百倍、上千倍甚至无穷大。所以在软件领域,我们还是要呼唤一些个人英雄主义。我们跟Google做过很多交流,虽然他养了很多的博士,但其真正的核心程序员和核心代码的数量并不大


第二个观点,我看程序员杂志,我跟蒋涛也是很好的朋友,但我经常抨击他们的杂志。我说现在感觉程序员非常热中于作语言的研究,大家要把C语言C++语言或者一些更新的东西研究得更透彻,动辄就谈模式设计和软件工程,包括张晓明刚才也提到,我们公司的软件都是自己做,他们有多好的分工。我觉得现在很多程序员连基本功都不扎实,自己可能还没写过十万行或者二十万行代码,本身对编程还没有一个了解的时候,就开始上升到软件工程,动辄谈模式设计。连几个大规模的系统都没有设计过,我经常在相关杂志看到一些论道的文章,我对目前这种看法是比较反对的


第三个观点,我听到很多计算机系的学生都在抱怨中国计算机教育不好。这些学生说现在都流行JAVA,.NET了,各种嵌入平台,各种Server编程,我们学的内容都是老掉牙的,还是谭老师那本C语言。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我觉得作为计算机系的课程或者一个本科生在学校还是应该注重基础研究。换句话说我在方正管过很多的程序员,这么多年我们见到真正出色的程序员,其数据结构、编译原理、基本功一定学得很好,比如他不懂得Windows编程,但给他一周时间,他就可以快速理解,你一旦换到Linux上编程序,他的转换周期也不会很慢。我见过一些程序员很热衷于一些快速开发工具,整天追新,后来程序没写几个,自己的事业也荒废得差不多了。我觉得计算机系的教育还是应该注重基础学科其实所有核心的东西都可以向下分解成你在学校学的最基础课的一些基本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所以你的基础打得越扎实,将来这个人作为程序员发挥的能量或者说你能够做的高度越高,这是我第三个比较偏激的观点. 如果我们大学里都变成教最时髦的东西,我觉得大学可以不用开了,你们自己去订阅一份《电脑报》,或者互联网上什么新东西都有相信未来互联网软件在中国再做二十年,当风险投资,当创业理念和整个社会商业环境变得更好的时候,可能中国软件业肯定有一个自然的成长。就像你的体育,如果脱离了整个民族体育组织的提高,光去谈金牌我想大家是论不出金牌的.




吴文虎(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软件要想出头,必须培养大师级人物


大家都在拿印度和中国比,尤其是在软件方面,差距的确是存在的。但我认为不是我们的人不行,我觉得可能还是一种体制或者其他的东西困扰着我们。


从国际信息学院奥林匹克竞赛上来看,我还没看到印度人去参加比赛,这是从中学生方面看。从大学生,我也是领队,我是领清华大学的队去,七八届了,也没见到印度对手去参赛。


技工型软件人才在中国的确紧缺,不过要推动中国软件业整体向上发展,更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一些研究型人才,培养大师级人物。所以我觉得人才怎么培养的确是一个大问题,这方面可以改革的东西挺多的。培养软件人才这件事我觉得中国应该有优势,因为我们的人比较厉害,可塑之才很多,我们的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




谭浩强(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大学时期是打造软件人才的最关键环节


我长期从事高校计算机教育,很多学生都抱怨如今学校教育对于软件人才的发展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毕业之后还要重新学习,似乎软件人才的出现倚仗于社会培训,跟学校教育一点关系没有。


落后于时代发展?好大的一个帽子。难道像C语言这些真的就为中国软件业所不容?我不相信。学了C++就一定比C语言好?我更不相信。我听说美国一个学校,导师给学生出一个题目说你可以用任何语言做,但你用C++做我给你零分,你用C语言做我给你一百分。很多人不理解,这个教授的意思就说C是基础,因为你把C语言打好基础,以后做别的工作就非常容易。


所以说那种认为学校教育已经无法培养出真正的软件人才的观点是相当错误的,学校教育本身就是起到一个打基础的作用。如果你非要说在大学不能学习到那些最新的开发工具,最时髦的东西就是失败的话,那要成为软件人才最好就别到高校来学习,直接自学算了。


简而言之,相对社会教育,一个良好的大学基础学习对于软件人才更为关键。如果缺少这一点,只能称之为软件人而不是人才。

分享到:
评论
1 楼 joson_chen 2011-10-07  
很好的文章。

大学时候就应该打好软件基础功底,而不是追求实战语言。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